枯枝废果都能成宝,蒙阴抢占绿色农业发展新高地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113 更新时间:2022年06月26日17:35:21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近年来,蒙阴县坚定生态立县、生态富民、生态强县“三步走”实践路径,探索了“生态好、群众富、可持续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    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,该县构建了“兔-沼-果”“果-菌-肥”“农-工-贸”等循环链条,实现了产业链相加、价值链相乘、供应链相通,着力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

    围绕果树做文章,带动食用菌和有机肥生产

    果叶喂兔,兔粪入沼、沼液沼渣还田。

  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蒙阴街道八达峪村立足山区特点,家家山上种桃,山下养兔,形成了“兔—沼—果”的循环农业模式。蒙阴是长毛兔养殖大县,长毛兔饲养量曾连年稳定在600万只,年产兔毛4000吨。上述循环农业模式获得大面积推广后,一度让八达峪成为明星村,从省内外赶来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。

    在电力、燃气供给不稳定的那个年代,既能解决兔粪又能产生沼气照明、生火做饭,是上述循环模式形成的主动力之一。随着社会发展,沼气照明和生火的现实需求逐渐减弱,但这一循环模式却在蒙阴长盛不衰。

    “市场对高品质果蔬需求越来越旺盛,特别是有机农业、绿色农业。”蒙阴县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华东介绍,沼渣沼液提供的有机肥,减少了化肥用量,有机肥的大量使用,是蒙阴蜜桃品质好、产量高的诀窍之一。

    蒙阴县蜜桃种植面积达71万亩,品种200余个,产量居全国县区首位。此外,该县第二大主栽果品——苹果的植面积也高达18万亩。蜜桃、苹果种植面积累计89万亩,形成了家家有果树、户户有果园的蒙阴林果经济特色。

    庞大的种植面积在带来丰硕收入的同时,也因修剪、淘汰树种给当地带来大量枯枝断木。这些枯枝断木没有好去处,一度只能堆积起来任由腐烂或遗弃在山沟田野。为解决这一生态隐患,蒙阴县鼓励当地企业以果木果枝为原料再加工利用。

    在蒙阴县城西北部,一家曾以经营煤炭存储和运输为主的企业,相应号召转型做起菌棒和食用菌。利用粉碎后的果木果枝碎屑,制成菌棒菌袋,进行菌种培养后出菇,再利用“废菌包或细小果木枝条+畜禽粪便+微生物菌剂”的轻简化堆肥技术,制成生物有机肥进行还田,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、最优化,构建形成“果—菌—肥”循环农业模式。

    “目前我们年产菌棒1000万棒,主要以出口为主。”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宗堂介绍,目前他所在公司正在新上香菇酱、切片、多糖提取等加工项目。

    枝条果木转化为菌棒和香菇之后,不仅为蒙阴农业再挣来一块“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”招牌,还避免了化肥过量使用带来土壤酸化的影响,与其他来源的有机肥一起,让当地土壤有机质平均提高35%。

    循环农业再扩圈,废果酿酵素、枯叶养虫

    高品质的蒙阴蜜桃、苹果在呈现给消费者之前,要经过多次筛选,其首先要剔除次果烂果。这些次果特别是烂果该如何处理,一度困扰着当地果农。

    遗弃是最便捷的处理方式,但带来的环境污染不言而喻。现今,这些让人头疼的烂果也有了用武之地。在蒙阴县野店镇,废果烂果变成酵素液肥,再还田壮树。

    “1斤红糖、3斤废果,加上10斤水,密封于发酵桶发酵4周左右时间,便可获得14斤酵素液直接用于还田施肥。”位于南晏子村的蚂蚁果品合作社社长张立全介绍,酵素液来自果园,最终又哺育了果园种植。其内含多种微量元素,可被果树百分百吸收,同时干湿分离后的沉积物还可成为堆肥原料,从而减少化肥、农药使用量,提高果品产量15%。

    蚂蚁果品合作社目前共有40余个发酵桶,每桶能产500公斤酵素液,可处理几十万斤废弃果品。“使用酵素液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病害传播,也改善了人居环境,减少了环境污染,实现了物质生态循环。”张立全表示,下一步他们将不断改进酵素液生产技术、扩大规模,探索以联合社为单位建发酵菌剂生产车间。

    就在张立全谋划扩大酵素液规模时,距其合作社6公里的宏利合作社,也在探索“果-畜-虫”“虫-菌-肥”循环农业之路。

    位于新盛村的宏利合作社,是野店镇成员最多、果树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合作社。“我们将果木枝条和粗枝烂叶打碎后做成有机饲料用于喂羊,并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昆虫系合作,学习利用昆虫降解羊粪做成虫沙直接还田,从而实现生态循环。”合作社监事文士增介绍,虫沙富含高蛋白,既能增加土壤肥力、减少化肥使用、提高果品品质,还可使羊群瘦肉率提高三个百分点。

    据了解,野店镇计划在新盛村流转200亩土地,投资2000万元,建设100个养羊大棚、50亩果木枝条加工基地、50亩白金龟养殖基地,利用白金龟消耗羊粪产生的菌肥与果木枝条生成有机肥。

    多点发力,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

    "蒙阴蜜桃"品牌价值达266亿元,被誉为"中华名果",蒙阴更是被誉为"中国蜜桃之都"。2020年"蒙阴蜜桃"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证为"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"。

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,蒙阴县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果业、畜禽养殖业、蜂产业、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。该县现有果园面积105万亩,其中,蜜桃面积达到71万亩,年产量稳定在20亿斤,2021年产值54.8亿元,蜜桃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县级第一位。

    一枝独秀不是春。以生态农业见长的蒙阴,在近10年来构建起“农—工—贸”生态循环产业链条,依托林果业和畜牧业等产业优势,推动特色产业“接二连三”。

    发特色加工业。以精深加工为重点,以“中国罐头工业十强企业”的山东欢乐家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,开发形成果汁、果酒等36个系列210种产品,果品深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,产品畅销全国各地,并出口美国、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  发展电商产业。以蒙阴蜜桃、板栗等为主打产品,探索构建“联配联送”模式,发展电商微商5100多家,电商网络零售额6亿多元,成为“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”和“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”。

    发展全域旅游产业。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山水林果优势,按照地域分布,每年抓10个示范村、20个精品村、30个重点村,梯次打造美丽乡村,打造“崮秀天下、世外桃源”的全域旅游品牌,并在央视推出县域形象宣传片,成为中国十佳休闲旅游名县,年接待游客突破750万人次,旅游总收入近60亿元。

    发展商贸、物流运输业。围绕果品冷藏,建成各类果品恒温储藏设施90处,建设大小果品交易场所320余处,果品储藏能力达5亿斤;围绕果品运输,发展大型运输车辆2万多辆,从业人员6万多人,车辆保有量和从业人员数均居全国县级城市前列,形成了覆盖山东省、辐射全国的物流运输网络。  

    “既让山头绿、又让群众富”,蒙阴县不断加强顶层设计,构建起“1+N”规划体系,大力改善人居环境,形成生态与富民契合的循环产业链条,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,全面推动绿色循环发展。通过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改造,推动农业转型升级,延伸特色农业链条,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,蒙阴县实现了生态与农业、农村、农民效益的统一。

    上一条:蒙阴律师:合作欠款怎么起诉? 下一条:山东蒙阴:电商激活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